【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出处】一、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现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之一,常用于形容对国家大事的评论与文采飞扬的写作。这一短语最早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表达了青年毛泽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革命理想的追求。
该句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时代使命感。通过分析其出处、背景及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原文句子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创作时间 | 1925年秋 |
作品背景 |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期间,回忆青年时期革命活动,抒发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
含义解释 | - “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变革。 - “激扬文字”:指用激烈而富有激情的文字表达思想感情。 - 整体表达出青年一代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奋发图强的精神。 |
文学价值 | 具有强烈的革命色彩和历史感,语言豪放,情感充沛,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
现实意义 | 鼓舞人们关注社会、勇于发声,强调了知识分子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三、结语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理想与抱负的写照,也代表了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应关注社会、勇于表达,并以文字为武器,推动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