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报任安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信。这封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决心与信念。以下是对《报任安书》的原文及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文章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面对朋友任安的劝慰与期望而写的一封回信。信中,司马迁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尤其是受刑后的心理变化和对人生的重新认识。他提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表达了自己虽身受屈辱,但依然坚持完成历史使命的决心。全文情感真挚,语言沉郁,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 太史公(我)像牛马一样奔走的司马迁,再次向您致意: |
| 少卿足下: | 少卿您: |
| 仆非敢以此为请也。 | 我不敢以此请求您。 |
|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 我的祖先并没有立下剖符丹书的功劳,只是从事文史星历的工作,几乎和占卜、祭祀的人差不多,所以被皇上当作玩物,被艺人收养,被世俗所轻视。 |
|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如果我真的写好了这部书,把它藏在名山之中,传给合适的人,流传到大城市,那么我就偿还了以前所受的羞辱,即使被杀一万次,又怎么会后悔呢! |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死得比鸿毛还轻。 |
|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
|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仆非敢以此为请也。 | 现在您却让我推荐贤才,我不敢以此作为请求。 |
|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 我虽然胆小怕事,只想苟且偷生,但也明白进退之间的分寸。 |
|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 而勇敢的人不一定非要为气节而死,胆小的人仰慕道义,哪里不能勉励自己呢! |
三、结语
《报任安书》不仅是司马迁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中国历史上一篇极具思想深度和文学价值的作品。它揭示了人在逆境中的坚持与选择,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本文的阅读与理解,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生命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