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生平简介】方文,字尔止,号砚斋,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学者,生于1612年,卒于1679年。他一生经历明末动荡与清初变革,其诗文多反映时代变迁与个人志趣,风格沉郁顿挫,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作为“遗民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在后世影响深远。
方文生平简要总结:
方文早年生活在江南,家境清寒,但勤奋好学,博通经史。明亡后,他拒绝出仕清朝,隐居山林,以诗文自娱,表达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时局的不满。他与黄宗羲、顾炎武等学者有交往,积极参与文化活动,致力于保存和传播汉族传统文化。晚年生活清苦,但仍坚持著述,留下大量诗文作品。
方文生平简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方文 |
| 字 | 尔止 |
| 号 | 砚斋 |
| 出生年份 | 1612年 |
| 卒年 | 1679年 |
| 籍贯 | 江南(今江苏、安徽一带) |
| 朝代 | 明末清初 |
| 身份 | 诗人、学者、遗民 |
| 主要成就 | 创作大量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弘扬汉族文化;与当时文人交往密切 |
| 风格特点 | 沉郁顿挫,富有情感与思想深度 |
| 后世评价 | 被视为“遗民诗人”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具有历史与文学价值 |
方文的一生虽不显赫,却在乱世中坚守气节,以文字记录时代,成为明清之际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遗产,更是研究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重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