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精选知识 >

带残羹的成语

2025-09-02 21:28:03

问题描述:

带残羹的成语,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2 21:28:03

带残羹的成语】在汉语中,许多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生活智慧。其中,“带残羹”这一说法虽然不常见于传统成语中,但“残羹冷炙”、“剩饭馊菜”等词语却与之相关,常用来形容生活贫苦、处境艰难或资源匮乏的状态。本文将围绕“带残羹”的相关成语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含义及出处。

一、

“残羹”一词多用于描述剩余的食物,常与“冷炙”搭配使用,形成“残羹冷炙”这一成语,意指吃剩下的饭菜,象征生活困顿、地位低下。此外,“剩饭馊菜”也常被用来形容食物腐败、生活潦倒。这些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表达中,强调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在实际应用中,这类成语可用于描写人物处境、讽刺社会不公,或是表达对物质匮乏的感慨。它们虽不常见于现代口语,但在诗词、古文或正式写作中仍具有较高的表现力和文化价值。

二、相关成语一览表

成语 含义解释 出处/来源 用法示例
残羹冷炙 吃剩下的饭菜,比喻生活贫困 出自《后汉书》 他一生清贫,靠残羹冷炙度日。
剩饭馊菜 腐败变质的食物,比喻生活窘迫 现代常用 家中无米,只能吃剩饭馊菜。
食不果腹 吃不饱肚子,形容极度贫穷 出自《史记》 战乱时期,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
衣不蔽体 衣服不能遮住身体,形容极端贫困 出自《孟子》 他衣不蔽体,却依然坚持读书。
一粥一饭 一餐一饭都来之不易,珍惜食物 出自《朱子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三、结语

“带残羹”的成语虽然不常见,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存状态与人文关怀。在当今社会,虽然物质条件大大改善,但这些成语仍然可以作为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关注弱势群体的重要参考。通过了解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也能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感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