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的使怎么理解】一、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诗中“使”字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之一。在古汉语中,“使”有多种含义,但在本诗中,“使”指的是“出使”或“奉命前往”的意思。
全诗为:
>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其中,“送元二使安西”可以理解为:“送别元二,他将前往安西(今新疆一带)执行公务。”这里的“使”是动词,表示“出使”,即代表朝廷或地方官员去某地执行任务。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解释 | 在诗句中的作用 | 说明 |
送 | 送别、送行 | 表示动作主体 | 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
元二 | 人名,可能为王维的朋友 | 送别的对象 | “元”是姓,“二”可能是排行 |
使 | 出使、奉命前往 | 动词,表示行为 | 表示元二此行是奉命前往安西 |
安西 | 地名,指唐代安西都护府所在地 | 目的地 | 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 |
三、进一步解析
“使”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常见的意义包括:
- 出使:如“使节”、“使臣”,指代表国家或上级到外地执行任务。
- 派遣:如“使人为之”,表示派某人去做事。
- 让、令:如“使人信服”,表示让人做某事。
- 使者:指传递信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使”显然属于第一种含义,即“出使”。这表明元二并非普通的旅行者,而是肩负着某种使命前往安西,因此王维才会写诗送别,表达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不舍。
四、结语
“送元二使安西”的“使”字,是理解这首诗情感基调和背景的重要线索。它不仅点明了送别对象的身份,也暗示了这次离别不是寻常的分别,而是带有政治或军事性质的出使。通过这一字,我们更能体会到诗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和对离别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