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头鼠窜的基础解释抱头鼠窜的基础解释是什么】“抱头鼠窜”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遇到危险或失败时,惊慌失措、狼狈逃窜的样子。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常用于描述逃跑者的慌乱状态。
一、基础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抱头鼠窜 |
| 拼音 | bào tóu shǔ cuàn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今若为政,不务其本,而逐末之徒,争先以利,故使百姓如鸟兽之奔走,抱头鼠窜。” |
| 含义 | 形容人因恐惧、慌乱而仓皇逃跑,毫无秩序和尊严。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敌人、败军或失败者在面对压力时的狼狈状态。 |
| 近义词 | 仓皇逃窜、落荒而逃、四散奔逃 |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沉着应对 |
二、词语结构分析
- 抱头:指用手抱住头,表示极度的恐惧或紧张。
- 鼠窜:像老鼠一样快速地逃跑,强调动作的迅速与无序。
整体来看,“抱头鼠窜”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人的恐惧心理与动物般的逃窜行为结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画面感。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战场溃败 | 敌军在战败后,士兵们抱头鼠窜,场面一片混乱。 |
| 被抓现行 | 他被当场抓住作弊,吓得抱头鼠窜,连东西都顾不上拿。 |
| 遭遇意外 | 突然发生火灾,人们惊恐万分,纷纷抱头鼠窜。 |
四、常见误区
1. 误用对象:该成语多用于形容人,而非动物或非人类的行为。
2. 语境不当:不宜用于正式场合或严肃的书面表达中,更适用于口语或文学描写。
3. 情感色彩:带有贬义,通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在危急时刻的懦弱表现。
五、总结
“抱头鼠窜”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惊慌失措时的狼狈逃跑状态。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汇,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