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百科 >

尊崇解释及出处

2025-11-01 11:50:36

问题描述:

尊崇解释及出处,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11:50:36

尊崇解释及出处】“尊崇”一词在汉语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尊敬与推崇。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反映了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以下是对“尊崇”的解释及其出处的总结。

一、尊崇的解释

汉字 拼音 含义 用法举例
尊崇 zūn chóng 尊敬、推崇;表示对人或事物的高度尊重和敬仰 他因品德高尚而被后人尊崇;古人对圣贤之言多有尊崇

“尊崇”一词强调的是对他人或事物的高度重视和敬重,常用于表达对权威、道德楷模、历史人物或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二、尊崇的出处

出处 内容摘录 解释
《论语·为政》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虽未直接出现“尊崇”,但孔子强调对父母的敬爱,体现了“尊崇”的精神内核。
《孟子·离娄上》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孟子强调君臣之间应有相互尊重的关系,体现出对地位高者的“尊崇”。
《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乃曰:‘吾闻秦军有将,名曰章邯,其人勇而有谋,不可轻敌。’” 司马迁在描述项羽对敌将的态度时,表现出对其能力的尊重,体现“尊崇”之意。
《资治通鉴》 “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对历史与人才的重视,也体现出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尊崇”。

三、总结

“尊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对道德、智慧与权威的尊重。从古代经典到历史文献,“尊崇”一直贯穿于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之中。无论是对先贤的敬仰,还是对知识的追求,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礼义、重视德行的文化传统。

通过了解“尊崇”的含义及其出处,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词汇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种尊重与敬仰的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