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一览表】五言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重要体裁,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它在唐代达到鼎盛,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形式。五言律诗通常为八句,每句五个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其中,颔联与颈联要求严格对仗,且整体遵循一定的平仄规则。
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律,以下整理了常见的几种平仄格式,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供读者参考。
一、五言律诗的基本特点
1. 字数固定:每句五个字,共八句。
2. 押韵规范:一般押平声韵,偶数句末字押韵。
3. 对仗要求: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工整。
4. 平仄交替:每句内部有固定的平仄排列方式,避免“孤平”、“三平尾”等现象。
二、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
五言律诗常见的平仄格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
格式 | 首句平起 | 首句仄起 |
仄起首句不入韵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仄起首句入韵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起首句不入韵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平起首句入韵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注:以上表格中,“平”表示平声,“仄”表示仄声。实际创作中需根据具体诗句调整,确保符合格律要求。
三、常见平仄格式示例
1. 仄起首句不入韵(无韵)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2. 仄起首句入韵(有韵)
- 仄仄平平仄(韵)
- 平平仄仄平(韵)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韵)
- 平平仄仄平(韵)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3. 平起首句不入韵(无韵)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4. 平起首句入韵(有韵)
- 平平平仄仄(韵)
- 仄仄仄平平(韵)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韵)
- 仄仄仄平平(韵)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孤平:一句中若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应加以调整。
2. 忌三平尾:末三字若全为平声,称为“三平尾”,应避免。
3. 对仗工整:颔联与颈联需词性相对、结构对称。
4. 押韵统一:全诗所押之韵须一致,通常选用平水韵。
通过以上表格与说明,可以较为系统地了解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初学者可结合实例进行练习,逐步掌握其写作技巧,提升古诗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