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诗句】“春寒料峭”是一个常用于描写早春时节天气寒冷、乍暖还寒的词语,多见于古诗词中。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气候的变化,也常常寄托着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与情绪的表达。以下是对“春寒料峭诗句”的总结,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整理。
一、
“春寒料峭”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初春时节气温回升缓慢、仍有寒意的特点。这种景象往往引发诗人的思乡、感时、惜别等情感。这类诗句多出现在唐宋时期,语言含蓄优美,意境深远。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二、相关诗句及出处表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春寒料峭花初发,独倚危楼望远天。” | 《春日》 | 李清照 | 初春微寒,花儿刚刚开放,独自凭栏远望。 |
“春寒料峭闭门时,小院无人柳自垂。” | 《春日》 | 王令 | 春寒未退,紧闭门窗,小院寂静,柳枝低垂。 |
“春寒料峭花犹冷,客舍无烟酒亦稀。” | 《春日》 | 刘克庄 | 春寒尚存,花色冷淡,旅居他乡,生活清苦。 |
“春寒料峭人未起,风动帘栊梦初回。” | 《春晓》 | 未知 | 春寒使人尚未起床,风吹帘动,梦中醒来。 |
“春寒料峭花争发,鸟语声声入耳来。” | 《春行》 | 未知 | 春寒中花朵竞相开放,鸟鸣声声入耳。 |
三、结语
“春寒料峭”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微妙变化,也能体会到古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诗意的追求。这些诗句至今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