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过望什么意思】“大喜过望”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意外的好事而感到非常高兴,甚至超过了原本的期望。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遇到超出预期的喜悦时的心理状态。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大喜 | 非常高兴 |
过望 | 超过期望 |
整体意思: 因为事情的结果比自己原本的期望还要好,从而感到极度的喜悦。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情得足,苦于放逸,大喜过望,乃至于乱。” |
用法 | 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表示对意外好消息的强烈反应。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褒义,表示积极的情绪。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喜不自胜 |
反义词 | 大失所望、失望透顶、灰心丧气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升职 | 他本来只希望得到一个普通职位,结果被提拔为部门主管,真是大喜过望。 |
考试通过 | 她原本担心会挂科,没想到成绩竟然全班第一,真是大喜过望。 |
偶然收获 | 他在旧书摊上买到了一本珍藏版小说,简直是大喜过望。 |
五、注意事项
- “大喜过望”强调的是超出预期的喜悦,而不是单纯的“高兴”。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负面事件中使用,否则可能产生歧义。
- 该成语多用于叙述性语言中,较少用于正式公文或学术写作。
总结
“大喜过望”是一个表达因意外好事而极度喜悦的成语,适用于多种生活场景。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