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复生的故事和含义简短】“髀肉复生”是一个源自《三国志》的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讲述的是刘备在落魄时因长期不骑马而大腿上的肌肉萎缩,后来重新骑马后,肌肉又恢复了。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在久居安逸、缺乏锻炼后,身体或能力逐渐退化,一旦重新投入奋斗或挑战,便能恢复活力。
一、故事背景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生活困顿,很少有机会骑马。由于长时间没有运动,他的大腿肌肉逐渐萎缩,显得瘦弱无力。后来,刘备重振旗鼓,开始四处征战,重新骑马作战,身体也随之变得强健。这时他感叹:“髀肉复生矣!”表达了对自身恢复活力的感慨。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髀肉复生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原意 | 大腿肌肉重新生长,形容身体恢复健康或能力恢复 |
引申义 | 比喻人长期安逸后,重新努力恢复状态;也指人因缺乏锻炼而能力退化,后又恢复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个人或团体在经历低谷后重新振作、恢复活力的情况 |
三、现实意义
“髀肉复生”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提醒人们:
- 不要安于现状:长期舒适的生活可能导致能力退化;
- 保持进取心: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持续成长;
- 逆境中成长:失败与低谷是恢复和提升的机会。
四、总结
“髀肉复生”源于刘备的经历,寓意深刻。它不仅是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更是对精神状态和奋斗精神的象征。在当今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