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苍狗出自哪里】“白云苍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变化莫测。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但其更广泛流传和使用则与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密切相关。
一、
“白云苍狗”最早见于唐代杜甫的《可叹》诗中,原句为“天上浮云如白衣,须臾变为苍狗”,用以形容天上的云朵变化多端,从洁白如雪变成乌黑如狗。后来,这一意象被宋代文豪苏轼在《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引用,进一步赋予了它象征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意。因此,“白云苍狗”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自然现象描写,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白云苍狗 |
出处 | 唐代杜甫《可叹》 |
原文诗句 | “天上浮云如白衣,须臾变为苍狗” |
后世引用 | 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
成语含义 | 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变化莫测 |
文化意义 | 象征人生无常、命运多变,富有哲理色彩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诗词、评论等场合,表达对变化的感慨 |
三、结语
“白云苍狗”虽源自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却因其深刻的寓意而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成语之一。无论是古代文人墨客,还是现代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这种语言艺术的魅力,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