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无城府是什么意思】“胸无城府”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直率、坦诚,没有心机和算计,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想法。这个成语常用于褒义,表示一个人为人真诚、光明磊落。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胸无城府 |
拼音 | xiōng wú chéng fǔ |
出处 | 《宋史·赵普传》:“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太宗尝问:‘卿何不言其过?’普曰:‘臣但知奏事,不知其过也。’上曰:‘此真宰相器也。’遂命为枢密使。普既居位,益务谦谨,未尝以权自重。时人谓之‘胸无城府’。” |
释义 | 形容人性格坦率、不设防、不藏心机,没有复杂的谋略或算计。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真诚、直率,也可用于贬义(如指人缺乏心机、不够圆滑)。 |
近义词 | 心口如一、襟怀坦白、天真烂漫 |
反义词 | 巧言令色、老谋深算、城府极深 |
二、使用场景
1. 赞美他人性格
例如:“他为人真诚,胸无城府,大家都很愿意和他交朋友。”
2. 描述人物形象
例如:“小说中的主角是一个胸无城府的少年,做事总是凭直觉。”
3. 自我评价
例如:“我这个人比较直爽,胸无城府,有时候可能会得罪人。”
三、常见误区
- 误用为贬义:虽然“胸无城府”可以用于贬义(如指人过于单纯),但在现代语境中更常用作褒义。
- 与“城府极深”混淆:两者是反义词,“胸无城府”强调没有心机,“城府极深”则强调善于隐藏和谋划。
四、总结
“胸无城府”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点。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真诚、坦率的推崇,也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无论是用于赞美他人,还是自我表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如果你希望在写作中运用这个成语,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让表达更加自然、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