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大悲咒全文】《大悲咒》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咒语,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称《大悲心陀罗尼经》。此咒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说,具有无量功德与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常被用于祈福、消灾、治病、超度等宗教仪式中。许多佛教徒每日持诵此咒,以求心灵净化与身心安乐。
一、
《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每句皆为梵文音译,蕴含深奥的佛法智慧与慈悲愿力。其内容主要围绕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愿力、众生的苦难、修行方法及成就果位等方面展开。通过持诵此咒,信众可以得到菩萨的庇佑,消除业障,增长智慧,最终达到解脱之境。
二、《大悲咒》全文概览(表格形式)
序号 | 咒语原文(音译) | 简要解释 |
1 |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 向南无(皈依)喝啰怛那(观音)哆啰夜耶(救苦救难者) |
2 | 南无阿唎耶 | 归命于阿唎耶(清净、无垢) |
3 | 婆卢羯帝室利沙也 | 婆卢羯帝(妙吉祥)、室利沙也(吉祥) |
4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 大般若波罗蜜多(大智慧到彼岸) |
5 |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 | 归命于悉吉利埵(一切善神)、伊蒙(我)、阿唎耶(清净) |
6 | 婆卢吉帝室利沙也 | 婆卢吉帝(妙音)、室利沙也(吉祥) |
7 | 波啰婆啰阇耶 | 波啰(光明)、婆啰(清净)、阇耶(主) |
8 | 唵 | 阿弥陀佛的种子字,象征法界本体 |
9 | 俱胝喃 | 无数(表示数量众多) |
10 | 萨婆怛他誐多喃 | 一切如来所说之法 |
11 | 唵 | 再次强调“唵”字 |
12 | 阿婆卢醯 | 阿婆(父)、卢醯(护) |
13 | 卢迦帝 | 卢迦(净) |
14 | 迦罗帝 | 迦罗(胜) |
15 | 伊酰伊酰 | 重复“伊酰”,表示清净 |
16 | 部卢部卢 | 部卢(净),重复表示加强 |
17 | 羯摩那耶 | 羯摩(事业)、那耶(成就) |
18 | 唵 | 再次出现 |
19 | 婆伽梵 | 佛(大觉者) |
20 | 婆伽梵 | 再次重复 |
21 | 婆伽婆 | 佛(大觉者) |
22 | 婆伽婆 | 再次重复 |
23 | 婆伽萨婆 | 佛与菩萨 |
24 | 唵 | 再次出现 |
25 | 阿牟迦耶 | 阿牟(无尽)、迦耶(成就) |
26 | 阿摩迦耶 | 阿摩(无量)、迦耶(成就) |
27 | 唵 | 再次出现 |
28 | 阿迦啰 | 阿迦(无边)、啰(生) |
29 | 密啰婆耶 | 密啰(无尽)、婆耶(尊) |
30 | 唵 | 再次出现 |
31 | 娑婆诃 | 一切成就(祝愿) |
32 | 唵 | 再次出现 |
33 | 娑婆诃 | 再次出现 |
... | ... | ... |
84 | 娑婆诃 | 最后一句,祈愿圆满 |
> 注: 上表仅列出部分咒语原文与简要解释,完整版本需参考经典原文或专业诵经文本。
三、结语
《大悲咒》不仅是一段咒语,更是一种修行方式,它引导信众以慈悲心面对世界,以智慧观照人生。虽然其文字源于梵文,但其精神内涵却跨越语言与文化,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信仰寄托。无论是日常修持还是特殊场合,持诵《大悲咒》都能带来内心的宁静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