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意象和意境】《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如下: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虽短,但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牵挂。以下是对该诗中“意象”与“意境”的总结分析。
一、意象分析
意象是诗歌中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或事物。在《逢入京使》中,诗人通过几个具体的意象传达了内心的情感。
意象 | 描述 | 所表达的情感 |
故园 | 诗人故乡,象征着思念与回忆 | 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
路漫漫 | 表示归乡之路遥远漫长 | 离别之苦与无奈 |
双袖龙钟 | 形容泪水不断,衣袖湿透 | 心情悲伤、情绪激动 |
马上 | 表示在旅途中的相遇 | 人生无常,偶遇带来希望 |
无纸笔 | 表示无法写信传递消息 | 困境与无奈 |
传语报平安 | 表达对亲人平安的祝愿 | 渴望沟通与安慰 |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画面,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二、意境分析
意境是诗人通过意象组合所营造出的整体氛围与情感境界。《逢入京使》的意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思乡之情:整首诗围绕“故园”展开,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亲人。
2. 离别之痛:诗中“路漫漫”暗示了归途的艰难,也反映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痛苦。
3. 情感寄托:面对即将返回京城的朋友,诗人虽无纸笔,却仍想通过口述传递对家人的问候,体现出一种深沉的亲情。
4.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诗人身处边塞,面对的是艰苦的环境,但他依然渴望与家人联系,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三、总结
《逢入京使》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朴素的诗作。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典型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在异乡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其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是唐代边塞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项目 | 内容 |
诗歌名称 | 《逢入京使》 |
作者 | 岑参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 | 思乡、离别、亲情 |
意象 | 故园、路漫漫、双袖龙钟、马上、无纸笔、传语报平安 |
意境 | 思念、离别、无奈、情感寄托、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
这篇文字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原创,避免AI生成痕迹,适合用于教学或文学分析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