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用亡郑以陪邻的陪什么意思焉用亡郑以陪邻的原文及翻译】一、
“焉用亡郑以陪邻”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中《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是古代经典中的名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实力呢?”其中,“陪”字在此处为“增加”的意思。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背景,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析:
- “陪”的含义
- 原文出处与背景
- 整句翻译
- 相关历史背景简述
- 表格对比分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焉用亡郑以陪邻 |
出处 | 《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 |
“焉用”的意思 | “为何要”或“为什么” |
“亡郑”的意思 | 灭掉郑国 |
“陪”的意思 | 增加、扩大 |
“邻”的意思 | 邻国(指晋国) |
整句翻译 |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实力呢? |
文化背景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郑国夹在晋、秦之间,成为战略要地。 |
烛之武劝说秦穆公撤兵的原因 | 说明灭郑对秦无利,反而会增强晋国的力量,不利于秦国的利益。 |
三、详细解析
“焉用亡郑以陪邻”这句话是烛之武劝说秦穆公不要出兵攻打郑国时所说的一句话。他指出,如果秦国灭掉了郑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晋国有利,但实际上却是在帮助晋国扩张势力,从而威胁到秦国自身。因此,这种行为并不明智。
“陪”在这里是一个动词,表示“增加、扩大”,并非现代汉语中常见的“陪伴”之意。这种古文中的词汇多有引申义,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四、历史背景简述
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郑国派烛之武前往秦国,通过巧妙的言辞说服秦穆公放弃进攻。烛之武指出,郑国灭亡后,晋国会得到更多土地和资源,这将对秦国构成潜在威胁。因此,秦穆公最终选择撤军,郑国得以保全。
五、结语
“焉用亡郑以陪邻”不仅是一句精辟的古文,也体现了春秋时期外交策略的智慧。通过对“陪”字的理解,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古人表达的思想内涵,也为学习古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烛之武退秦师》全文或相关历史人物,可继续查阅《左传》原文及相关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