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开肉绽的意思】“皮开肉绽”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身体受到严重伤害,尤其是皮肤和肌肉被撕裂、破裂的状态。这个词语多用于描述战争、事故、暴力事件等极端情况下的伤势,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色彩。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皮开肉绽 |
拼音 | pí kāi ròu zhàn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常作形容词) |
含义 | 形容身体受到严重外伤,皮肤和肌肉破裂、撕裂,伤势非常严重 |
使用场景 | 描述暴力、战争、意外伤害等造成的身体创伤 |
近义词 | 皮肉绽裂、血肉模糊、伤痕累累 |
反义词 | 完好无损、毫发无伤 |
二、出处与用法
“皮开肉绽”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战场上的惨烈场面或人物遭受酷刑后的状态。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多用于小说、影视作品、新闻报道等语境中,强调伤势的严重性和痛苦感。
例句:
- 那名士兵在战斗中被子弹击中,全身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 犯人因拒绝交代案情,被施以酷刑,皮开肉绽,惨不忍睹。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情感强度高: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不适合用于日常轻松场合。
2. 适用对象明确:通常用于描述人类或动物的身体创伤,不适用于抽象事物。
3. 避免过度使用:频繁使用会降低语言的表现力,建议根据语境灵活选择。
四、总结
“皮开肉绽”是一个形象生动、情感强烈的成语,主要用来描述严重的身体伤害。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现实生活中也常用于表达对暴力或灾难的深刻感受。理解其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