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常识 >

鹑居鷇食诗词

2025-09-12 17:53:40

问题描述:

鹑居鷇食诗词,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17:53:40

鹑居鷇食诗词】“鹑居鷇食”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鹑居鷇食,烦而不乱。”原意是指鹌鹑栖息在草丛中,雏鸟在巢中啄食,形容生活简朴、安于现状的状态。后世常以此比喻隐逸之士或清贫之人的生活方式,也用于诗词中表达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

在古代诗词中,“鹑居鷇食”虽非常见词汇,但其意境与许多诗人所追求的隐逸情怀相契合。以下是对相关诗词内容的总结与分析:

一、诗词背景与意义

“鹑居鷇食”象征着一种远离尘嚣、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思想在唐宋时期的文人中尤为盛行,尤其是在山水田园诗派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虽然直接使用该词的诗词不多,但其精神内涵广泛存在于描写隐居、归田、山林生活的作品中。

二、相关诗词举例(部分)

诗词名称 作者 内容节选 相关意境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表达归隐田园、回归本真的心境,与“鹑居鷇食”相似。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描绘山林幽静,表现隐居生活之美。
《渔翁》 柳宗元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展现隐者独处山林的悠然自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描写乡村生活,体现简朴安宁。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表现诗人独处林中、与自然为伴的情怀。

三、总结

“鹑居鷇食”虽不常见于诗词标题或正文,但其背后蕴含的隐逸精神却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与人生追求。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到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再到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这些诗句都体现了诗人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与“鹑居鷇食”的意境高度契合。

因此,尽管“鹑居鷇食”不是一首具体的诗名,但它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诗词背景与相关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在文学中的体现。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诗作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