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梗概】《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马谡失街亭”是极具代表性的经典情节之一。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治军严谨,也揭示了马谡的刚愎自用与战略失误,成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故事梗概总结:
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北伐,意图夺取中原。为了确保战事顺利,他派参军马谡镇守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以阻挡魏国大将张郃的进攻。然而,马谡不顾诸葛亮的叮嘱,选择在山上扎营,企图凭借地势优势对抗敌军。结果被张郃切断水源,最终兵败如山倒,导致蜀军全线溃退,北伐计划受挫。
这一事件不仅让诸葛亮痛失良将,也让他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以正军纪。马谡的失败成为蜀汉北伐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警示后人:军事决策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不可盲目自信。
马谡失街亭事件关键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故事出处 | 《三国演义》第95回 |
时间 | 三国时期,蜀汉建兴六年(228年) |
主要人物 | 诸葛亮、马谡、张郃 |
地点 | 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 |
背景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目标为夺取陇右地区 |
马谡的决策 | 不听劝阻,选择在山上扎营,放弃水源 |
失败原因 | 战术失误、轻敌冒进、缺乏实战经验 |
结果 | 街亭失守,蜀军撤退,北伐受挫 |
后果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反思用人之道 |
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中“用人不当”对战局的影响之大。马谡虽有才华,但缺乏实际作战经验,最终酿成大祸。这也提醒后人,在关键时刻,理性判断与谨慎决策比个人英雄主义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