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言之不预也下一句】“勿谓言之不预也”是一句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古语,常用于强调事先已经明确告知或警告,不能事后推卸责任。这句话出自《左传》,原意是“不要说我没有事先说过”,在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提醒他人已提前说明,若发生问题不应归咎于未被通知。
一、
“勿谓言之不预也”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曰:‘君子之言,其有必无,其无必有。’子太叔曰:‘然则子产之言,其有必无,其无必有?’子产曰:‘吾非以己之言为信,而以事之实为信。’子太叔曰:‘然则吾何以知之?’子产曰:‘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表明古人注重诚信与责任,强调“事先已告”是避免误解的重要前提。在现代社会,“勿谓言之不预也”常被用于正式场合,如合同、公告、警示等,表示某项信息或警告已被提前传达,若有后果应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出处原文 | “勿谓言之不预也” |
意思 | 不要说我没有事先说过(或提醒过) |
用法 | 多用于正式场合,表示已提前告知 |
现代应用 | 合同、公告、警示语、法律声明等 |
文化内涵 | 强调诚信、责任、事前沟通的重要性 |
延伸意义 | 提醒人们注意信息传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三、结语
“勿谓言之不预也”虽为古语,但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体现。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法律事务中,提前告知、明确责任,都是避免纠纷、维护秩序的重要方式。因此,理解并恰当使用这句话,有助于提升沟通效率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