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常识 >

伤寒论必背条文顺口溜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伤寒论必背条文顺口溜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3 06:21:55

伤寒论必背条文顺口溜】《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由东汉张仲景所著,系统阐述了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对于中医学习者来说,掌握其中的必背条文是提高临床水平的重要基础。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许多人采用“顺口溜”的方式来帮助记忆。

以下是对《伤寒论》中部分必背条文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方便查阅与记忆。

一、必背条文总结

1. 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说明太阳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2. 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用于治疗表虚证,调和营卫。

3. 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用于治疗表实证,发汗解表。

4. 小青龙汤证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用于治疗外寒内饮之证。

5. 白虎汤证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用于阳明经热盛证。

6. 承气汤证

“阳明病,谵语,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硬者,可与大承气汤。”

——用于阳明腑实证,通里攻下。

7. 小柴胡汤证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用于治疗少阳病,和解少阳。

8. 四逆汤证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用于治疗少阴寒化证,温阳救逆。

9. 理中丸证

“霍乱,头痛,呕吐,腹痛,下利者,理中丸主之。”

——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脾胃失运。

10. 五苓散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用于治疗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利。

二、必背条文对照表

条文编号 条文内容 所属病证 主要症状 方剂名称
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 脉浮、头痛、恶寒 无特定方剂
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 汗出、恶风、发热 桂枝汤
3 太阳病,头痛,发热……麻黄汤主之。 太阳伤寒 无汗、恶寒、喘 麻黄汤
4 伤寒,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 外寒内饮 咳喘、恶寒 小青龙汤
5 伤寒,脉浮滑……白虎汤主之。 阳明热证 发热、口渴、脉滑 白虎汤
6 阳明病,谵语……大承气汤。 阳明腑实 腹胀、便秘、谵语 大承气汤
7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少阳病 口苦、咽干、目眩 小柴胡汤
8 少阴病,始得之……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少阴寒化 发热、脉沉 麻黄附子细辛汤
9 霍乱……理中丸主之。 中焦虚寒 吐泻、腹痛 理中丸
10 太阳病……五苓散主之。 水湿内停 小便不利、口渴 五苓散

三、学习建议

1. 结合临床:在背诵条文的同时,应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理解,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2. 多读多记:《伤寒论》条文繁多,需反复阅读、反复记忆,逐步积累。

3. 辅助工具:可使用顺口溜、歌诀等方式帮助记忆,如“桂枝汤,解肌表;麻黄汤,发汗好”等。

通过系统的背诵与理解,《伤寒论》将不再是晦涩难懂的经典,而是成为你临床实践中的宝贵财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