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本书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通过六十四卦的形式,揭示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社会人生的变迁法则。
以下是《易经》的部分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
第一卦 乾(qián)卦
原文:
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译文:
大通顺利,利于坚守正道。
初九,潜伏的龙,不可有所作为。
九二,在田野中显现的龙,有利于见到大人。
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警觉戒惧,虽有危险但无灾祸。
九四,或许跃入深渊,没有灾祸。
九五,飞腾于天的龙,有利于见到大人。
上九,高飞的龙会后悔。
用九,群龙相聚却没有首领,吉祥。
第二卦 坤卦
原文:
元亨,利牝马之贞。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译文:
大通顺利,利于像母马那样守持正固。
初六,脚踏寒霜,坚冰即将来临。
六二,正直、端方、宏大,不学习也没有什么不利。
六三,怀藏美质可以守持正道,或者追随君王建功立业,虽无成就但有善终。
六四,将囊口收紧,没有过错也没有赞誉。
六五,黄色衣裳,非常吉祥。
上六,龙在野外争斗,流出血来是黑黄色的。
用六,利于永远守持正道。
以上仅为部分章节内容展示,《易经》的每一卦都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丰富的象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的著作,并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